-
家教中培养幼儿独立性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发布时间:2006-04-04 -
不能对你的学生说的几句话
成功的沟通是不断跨越障碍的一系列互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成功的沟通。 那么,师生沟通的障碍来自哪里呢?究其本源,障碍来自沟通的一方或双方不恰当的心态,而这种不恰当的心态又通过不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从而阻碍和破坏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中小学师生沟通中,作为成人的教师通常在沟通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发布时间:2006-03-31 -
如何纠正孩子挑食习惯
“均衡膳食”的饮食原则告诉我们,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来自多种多样的各类食物中,要想保证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就得让孩子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很容易引起某些营养素的不足,严重时会出现营养缺乏病,从而影响生长发育。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呢?家长们在对待孩子偏食、挑食时,要有耐心,因为...
发布时间:2006-03-31 -
小错不迁就,大错不追究
在港台地区,已经悄然兴起了一股家教纠错新原则,与我们重视大错误、忽视小错误的惯常思维相反,采取的是“小错不迁就,大错不追究”。 小错不迁就 台湾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小孩子有了小错,就像衣服上破了个小洞,如果不及时加以修补,洞就会越破越大,甚至整件衣服都不能再穿。因此,小孩子有了点蛛丝马迹的小毛病、小错误,譬如做功课偷懒,欺...
发布时间:2006-03-31 -
生活中孩子的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做他最感兴趣的事,当孩子专心的注意力集中地完成某部分活动时,要给他充分地赞扬,这样会强化他下一次更加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 听一位幼儿园园长说,他们那里每个班都会有个别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坐不住还影响别人,让老师挺头疼的。这些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智力正常但管不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维持时间太短,不足以完...
发布时间:2006-03-31 -
如何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 一个幽默的人会非常受大家的欢迎。有的父母就想在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其实,孩子的幽默感来自父母。尤其是在学前阶段。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孩子身上都得到再现。所...
发布时间:2006-03-31 -
让孩子越来越笨九种坏习惯
坏习惯1:长期饱食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如果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坏习惯2: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
发布时间:2006-03-30 -
对孩子说声“谢谢”
我一直在心中埋藏着这样的一句话:“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对孩子说过‘谢谢’了吗?”此话缘于几年前的“六
发布时间:2006-03-30 -
小心培养出“小结巴”
妈妈有好气又好笑,让小宇去喊爸爸吃饭,小宇嘴里先小声地喃喃两遍:“爸爸---吃饭,爸爸---吃饭”再走到爸爸跟前喊出声来。 原来小宇住在交通不太方便的小区,每到周末,就有大轿车定点来接小区居民去购物。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小宇很愿意跟妈妈去超市,星期天早早地吃过午饭,小宇就等着妈妈带他去亿客隆。那一天,小宇看到购物车来了,急急忙忙...
发布时间:2006-03-30 -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双赢策略
基本上,实施双赢策略有以下六个步骤: 一、 认识并界定冲突:当父母要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让他注意问题的存在并愿意来解决问题。所以要留心下面一些状况,才能使过程更顺利。 1.选孩子不忙或不外出的时间,才不会因被打断或干扰而反抗或生气。 2.清楚而正确的告诉他问题是什么,不要用试探性的话语做引子。 3.依照自己实际的感觉告诉...
发布时间:2006-03-30 -
讲孩子能听懂的道理
关键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孩子听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家的孩子你跟他怎么说,都不管用。急死我了!”我时常听到父母们的抱怨。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原因也很多。首先,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尚不完备;其次,犯错误本身就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 朋友上幼儿园全托小班的孩子年仅三岁,生得聪明伶俐,只是有个“不良嗜好”
发布时间:2006-03-28 -
儿童时期的亲子沟通
在满周岁之后,大多数的幼儿会开始呀呀学语,父母会很惊喜地发现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新学习到的语言,而且渐渐地听到一个个的单字造成句子,虽然可能是不完整的句子,例如:“妈妈,我,牛奶,喝。”但父母可以掌握他的意思,此时无须纠正他说话的错误,因为那样会容易造成他的挫折,甚至没有信心尝试学习更多的词汇。建议父母只需使用正确的说词即...
发布时间:2006-03-27 -
惩戒性教育易使孩子自卑
黄昏时分,小女孩看着一名中年男子离去的背影,独自在路口哭泣,半小时后那男子又现身,拍拍小女孩的脑袋,她就立刻恢复了平静。其实,那男子是女孩的父亲,女儿的学习态度让他头痛,他“闪开”是为吓唬女儿,他“重现”是觉得女儿受到了教训。 近日晚上6时左右,白小姐途经江浦路时,看见在江浦路和中山北二路的交叉口处,一名中年男子骑在自行...
发布时间:2006-03-27 -
奖励和惩罚的局限性
怎样执行规矩呢?传统的做法自然是奖励和惩罚。 奖励和惩罚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大多数家长的头脑。小巫说:这个手段有用吗?有用,但是效果是暂时的、表面的、局部的,他们并不能教给孩子自信、自律、自立,也剥夺人的创造性。奖惩制度最大的效用是奴役一部分儿童,再将另一部分儿童变成造反派。 是小巫危言耸听吗?小巫援引澳大利亚心理学博士...
发布时间:2006-03-27 -
让孩子喜欢“受教育”
现在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年轻的父母们从刚刚怀孕就已经在按照零岁方案进行教育了,孩子从一、两岁就开始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弹钢琴、跳芭蕾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家常便饭,珠心算、奥数也越来越早地走入了孩子的生活。孩子们的时间被填得满满当当,而他们的脸上过早地出现了疲倦和担心。父母们是否想过,在这众多的教育内容背后,教育...
发布时间:2006-03-24 -
孩子总是渴望被表扬
场景: 最近,4岁的洲洲从幼儿园回到家后经常耷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妈妈感到奇怪,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洲洲告诉妈妈:“老师不像原来那样表扬我,她经常表扬别的小朋友。”原来这样!洲洲一向聪明伶俐,活泼好学,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孩子,内心总是渴望一直得到老师的赞扬。”妈妈心里这样想。 正当妈妈准备劝慰洲...
发布时间:2006-03-24 -
不恰当的表扬会伤害孩子
表扬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教育方式,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表扬可能产生不了任何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伤害到孩子,这一点你有没有考虑过呢? 很多家长都发现,要想让孩子听话懂事,就要常常表扬他。教育学家们也认为,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 表扬是让孩子的那些符合父母意愿的行为能够坚持下去的非常好...
发布时间:2006-03-24 -
与青春期孩子的亲子沟通
在很多家庭中,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把真正的感觉告诉父母,不管是自我中心的想法,或者是过去的经验认为跟父母说是没有用和不安全的,而且通常只会换来忽视、嘲笑或指责等负面结果,这种情形发展下去使父母失去了许多原本可以帮助子女成长的机会。因此,如何增进与青少年子女的亲子沟通至为重要,以下有五个基本原则提供父母参考: 接纳孩子心声 ...
发布时间:2006-03-24 -
父母20个坏习惯危害孩子
有坏习惯,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因为宝宝们也在“看事做事”! 坏...
发布时间:2006-03-23 -
教师家长语言暴力让“爱”变成伤害
专家指出,造成语言暴力普遍存在的内因,是教师们所承受的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以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 “父母辛苦挣钱就换来你考这点儿分?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笨儿子?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小阳的母亲用食指点着孩子的脑门儿。 小阳低着头斜着眼偷偷瞄着母亲,他已经习惯了父母这样的“教育”。 而在专家眼中,像这样谩骂、诋毁、蔑...
发布时间:2006-03-23